FinTech 跨界創新交流會 ─ AI金融科技於台灣與以色列的創新應用

活動日期:
114/3/26(三)
-

由芬恩特創新聚落與金融科技創新園區共同主辦,針對金融同業舉辦的金融與科技創新應用的交流講堂,邀請業界專家及金融科技新創團隊與會分享實務洞見,以交流互動的型態,為金融科技激盪出更多跨界創新的火花。

該場邀請到金融研訓院院長高一誠、駐台北以色列經濟貿易處處長杜亞維Aviv Doron致詞,並邀請國際通商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邱佩冠及Israel Fintech Center 主席 Mr. Shmuel Ben-Tovim分享台灣與以色列的AI金融科技概況;接著邀請到台新金控資訊長孫一仕、中信金控副總經理謝鈞華、KPMG安侯建業數位長賴偉晏擔任Panel與談人,一同針對台以雙邊對於AI及FinTech的創新進行交流和討論。

本文節錄交流會重點,協助讀者了解AI金融科技於台灣與以色列的創新應用概況。


Part 1 台灣AI金融科技概況

一、AI金融創新面臨的問題

  1. 監管挑戰:AI在金融服務的應用涉及監管合規問題,須符合金融監管要求。
  2. 數據治理:AI依賴大量數據,如何確保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是關鍵。
  3. 技術透明度:AI決策過程缺乏透明度,可能影響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

二、AI在金融產業的六大核心原則

  1. 監管規範:
    •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制定AI技術使用規範,適用於所有AI系統,但非強制性。
    • 銀行公會頒布AI技術實務守則,適用於特定AI系統,並具有約束力。
  2. 核心原則:
    • 六大核心原則強調AI發展應符合監管要求,確保技術應用的公平性、安全性、透明度及責任歸屬。

三、台灣AI金融科技的未來發展

  1. 金融科技產業聯盟與應用研發
    • 防範金融詐欺:發展金融大語言模型,提升金融詐欺偵測能力。
    • 中小企業金融創新:推動AI在中小企業貸款與金融服務的應用,提升金融普惠性。
    • 數位金融監管提案:透過建立「金融無塵室」確保AI金融服務的合規性。
    • 可程式AI治理系統:以AI管理AI,強化風險控管機制。
  2. 金融科技產業投資與異業共創
    • 產業投資:設立60億至75億台幣的創新科技基金,優先投資於區塊鏈、AI、大數據、數位支付及金融普惠科技企業。
    • 跨產業合作:
      • 聯合學習技術授權(確保AI模型在隱私保護下進行數據訓練)。
      • 金融與醫療的智慧連結解決方案。
      • 數位金融護照計畫(讓用戶能夠便捷地管理個人金融數據)。

 

Part 2 了解以色列在人工智慧(AI)金融科技領域的概況、相關法規解析以及金融機構應用AI的實務案例,歸納如下:

一、以色列金融科技領域的全球力量

  1. 以色列擁有超過六百家金融科技公司,吸引大量投資。
  2. 全球頂尖金融機構在以色列設立研發中心。
  3. 以色列誕生了超過二十家金融科技獨角獸企業和全球市場領導者。

二、繁榮的生態系統

  1. 以色列金融科技生態系統包含商業、金融、監理、學術界等四千五百個社群成員,並與多個國際金融科技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
  2. 全球金融服務領域AI市場預計在未來六至七年內顯著成長。
  3. AI在金融服務領域的主要應用包括銷售、行銷、風險與合規性、營運等方面。
  4. AI有助於降低成本、創造商機、提升顧客體驗、創造競爭優勢和營運效率。

三、AI面臨的挑戰

  1. 數據問題(隱私、主權等)。
  2. AI專家和資料科學家的招募與保留。
  3. 缺乏預算。
  4. 模型訓練和準確性所需的足夠資料量。

四、以色列金融科技引領人工智慧

介紹多家以色列在AI金融科技領域的領先公司及其創新應用,包括:

    • Earnix:提供即時AI驅動的企業評價引擎。
    • Okoora:將外匯波動轉化為競爭優勢的基礎設施。
    • Dokka:會計自動化平台。
    • Hedgify:利用AI優化商品採購。
    • Lili:整合商業銀行業務、會計、開票、帳單支付和稅務準備軟體。
    • Global PIL:提供智慧規範搜尋系統和合規管理解決方案。
    • Tipigo:利用AI和大數據幫助投資者做出決策。
    • Bizi:通過AI技術賦能小型企業。

五、人工智慧系統中負責任的使用原則

提出AI系統使用的七項重要原則:

    • 資料完整性。
    • 公平性。
    • 可解釋性。
    • 問責制。
    • 資訊安全與網路保護。
    • 隱私保護。
    • 安全採取措施。

 

Panel DiscussionAI and FinTech Innovation in Taiwan & Israel

問題1:台灣與以色列的相似之處是否為合作基礎?

  1. Israel Fintech Center 主席 Shmuel Ben-Tovim 認為,台灣與以色列在小國挑戰、追求卓越等方面有諸多相似之處,且雙方已有合作基礎。他強調,地理上的限制不應阻礙科技合作,並期許未來能加強溝通,拓展更多合作機會。

問題2:台新銀行在與海外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時的考量因素?

  1. 台新金控資訊長孫一仕表示,會根據合作夥伴的類型進行篩選:
    • 工具型公司:與行業關聯性較小,易於實施。
    • 應用型公司:需要更多本地化客製。
  2. 通常會希望進入台灣市場的公司,至少有三至四個台灣客戶,以確保合作成功。

問題3:中信金控與海外金融科技公司合作的經驗分享?

  1. 中信金控副總經理謝鈞華指出,合作分為兩種類型:
    • 商業合作:著重市場規模、客戶基礎和獨特商業模式。
    • 技術合作:借助其技術和知識開發新產品和服務。
  2. 他提到,雖然台灣監管嚴格,且部分科技公司缺乏本地支持,但仍渴望與全球夥伴合作,快速尋求解決方案。

問題4KPMG 對台灣開放銀行的看法?

  1. KPMG安侯建業數位長賴偉晏認為,台灣開放銀行已進入第三階段,應從生態系統角度出發,著重於提升客戶體驗、彌合銀行成熟度差距,並解決合規性挑戰。同時,台灣金融科技公司需更多資源以拓展全球市場。

問題5AI 對以色列傳統金融業的影響?

  1. Israel Fintech Center 主席 Shmuel Ben-Tovim 認為,AI 對金融業的影響難以預測,但將重塑勞動市場、提升市場效率,並對開發中國家產生積極影響。

問題6AI 對台灣金融業的影響?

  1. 台新金控資訊長孫一仕:
    • 強調企業對 AI 應用與挑戰的關注,並分享內部 AI 模型及雙向 AI 工具的應用經驗。
    • 提醒管理 AI 項目時,需平衡樂觀與保守的期望。
  2. 中信金控副總經理謝鈞華:
    • 分享機構內部 AI 應用進展,包括文書數位化及提升中後台效率。
    • 強調管理 AI 期望的重要性,並展望未來 AI 在客戶服務方面的應用。
  3. KPMG安侯建業數位長賴偉晏:
    • 指出 AI 已融入日常生活,可提升生產力,並能解決台灣人口老化帶來的人力短缺問題。
    • 建議金融機構積極採用 AI,從小處著手,逐步實施。

總結來說,與談人皆認為擁抱新技術、勇於嘗試、持續學習,並在管理期望與建立信任之間取得平衡,是金融機構在數位轉型過程中取得成功的關鍵。


總結該場座談中討論的幾個金融科技領域關鍵議題,歸納如下:

一、數據所有權與開放市場:

  • KPMG安侯建業數位長賴偉晏強調了數據所有權的爭議,以及開放市場和擁抱新技術的重要性。
  • 他指出,與技術夥伴和生態系統夥伴建立合作關係,是創造新商業模式、應對未來變革的關鍵。

二、勇於嘗試與持續學習:

  • 中信金控副總經理謝鈞華認為,技術日新月異,銀行應勇於嘗試並從中學習。
  • 他強調,在高度監管的環境下,與監管機構溝通,探索促進金融機構發展的途徑至關重要。

三、調整期望與保持正確心態:

  • 台新金控資訊長孫一仕分享了他在技術領域的經驗,提醒團隊成員調整期望、管理挫折感。
  • 他鼓勵大家保持正確的心態,持續學習,並堅信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只要有堅實的基礎,未來就有希望。

四、信任的重要性:

  • Israel Fintech Center 主席 Mr. Shmuel Ben-Tovim 指出,在金融科技討論中,信任是一個經常被忽略的重要因素。
  • 他強調,建立與新興、值得信賴且受良好監管的機構之間的信任,是實現預期變革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