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促進臺灣與以色列在金融科技及AI技術領域的交流與合作,金管會攜手駐台北以色列經濟貿易辦事處,於2024台北金融科技展共同舉辦「2024台以金融科技交流座談會:AI新紀元」,邀集雙邊金融科技與AI領域的產業代表。活動針對臺灣與以色列在金融科技與AI技術領域的產業發展與政府政策方向展開深入交流與討論,透過這樣的平台,期待能促進兩國在金融科技及AI技術領域的合作與經驗共享。
以下摘錄各講者的重點分享內容,歡迎參考。
【開幕致詞】
壹、以色列(致詞人:駐台北以色列經濟貿易辦事處 杜亞維處長)
- 以色列在過去一年展示了一些革新和先進的技術,並正在改變當今的金融世界。以色列一直被認為是全球的創新中心,尤其是在科技與傳統產業結合的領域。近年來,以色列企業透過開發先進的解決方案,加速了金融服務的發展。
- 參加本次發表的四家以色列新創,展現了以色列的實力和多元性。他們的解決方案包含了數位支付、金融包容性、智能技術以及AI驅動的投資策略等關鍵需求。
- 以色列的金融科技已成為提升全球金融服務效率、安全性及個人化的核心推動力。透過本次座談會期待能促進深入交流,共同探索台灣與以色列在創新、合作及成長方面的新機會。
貳、臺灣(致詞人: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國際業務處 賴銘賢處長)
- 以色列是全球金融科技新創公司的重鎮,尤其是在網路安全、區塊鏈和人工智慧等領域。在政府積極扶持下,以色列的新創生態系統蓬勃發展,孕育了超過600家新創公司,其中包括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企業。賴處長認為,以色列的成功歸功於有利於新創企業發展的環境,以及政府機構、產業利害關係人和企業之間的合作文化。
- 台灣在金融科技領域的優勢和發展方向:
- 台灣以完善的半導體產業生態系統和領先的資通訊基礎建設而聞名,近年來在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方面也展現出巨大潛力。金管會也一直倡導負責任的創新,鼓勵金融機構運用可信賴的人工智慧開發符合市場需求的金融服務。
- 金管會在2023年10月發布了「金融業運用人工智慧(AI)之核心原則與相關推動政策」,概述了6大原則和8項政策。此外,今年6月發布的「金融業運用人工智慧(AI)指引」則提供了具體措施和最佳實務,協助金融機構導入、應用和管理人工智慧。
- 為了加速金融科技發展,金管會進一步在今年7月宣布了金融科技發展策略的五大方向:
(1) 擴大容錯空間,加大創新領域
(2) 鼓勵團體合作,注入集體創新動能
(3) 探索金融科技發展機會,助力金融轉型
(4) 支持純網路金融發展,發揮鯰魚效應
(5) 全方位引領金融科技發展
- 台灣的目標是建立一個更具包容性、永續性和國際化的金融科技生態系。近年來台以雙方在金融科技合作方面建立了堅實的基礎,包括在2022年6月簽署了合作備忘錄,以及在2023年共同舉辦了台以保險科技研討會。他期待未來台以雙方有更多合作機會,共同打造一個更具創新、活力和前瞻性的金融科技生態系統。
【Part1:雙邊金融科技AI生態圈簡介】
壹、以色列金融科技AI生態圈簡介(講者:以色列金融科技中心主席 & Fintech.IL創新社群首席執行官 Shmuel Ben-Tovim)
- 以色列的金融科技產業正以驚人的速度崛起,擁有超過600家先驅公司和新創企業,成為商業和金融領域的創新驅動力,涵蓋貸款、支付、投資、網路安全、保險科技和加密貨幣等領域。然而,以色列金融科技產業的蓬勃發展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包括監管複雜性、數據隱私問題,以及與傳統系統無縫整合的必要性。且持續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也可能影響投資者信心和全球合作夥伴關係。
- 面對這些挑戰,非營利組織「以色列金融科技中心」應運而生,旨在為當地金融科技產業指明了前進的道路。透過戰略性措施,成為支持和指導的堅強後盾,營造一個有利於新創企業蓬勃發展和創新蓬勃發展的環境。以色列金融科技中心的關鍵舉措:
- 提供監管指導。
- 與成熟的金融機構建立合作夥伴關係。
- 透過社交活動促進增長。
- 利用以色列創新局的支持。
- 投資尖端解決方案。
- 就AI而言以色列金融科技產業站在技術革命的先鋒,將利用AI技術(包括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和數據分析)來釋放無限的增長機會,AI在金融服務領域的應用方向包含:欺詐偵測、風險評估、客戶服務、投資管理等,可以提高效率、改善客戶體驗,並降低風險。
- 當然AI在金融領域仍有數據隱私、演算法偏見、法規遵循等挑戰,但講者認為在創新和監理之間取得平衡對於確保消費者保護和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是至關重要的。如何參考歐盟「人工智慧法案」等國際規範,制定相應的以色列國內規範,將是未來的重要觀察方向。以色列將透過加強金融機構與金融科技公司間的合作、加強監理以及持續學習,以因應AI新時代。
- AI不是一個靜態的趨勢,它正在迅速發展,並將繼續影響金融科技領域。通過負責任地擁抱AI、應對挑戰並利用機遇,金融科技行業將能夠發揮AI的全部潛力,創造一個更具效率的金融體系。
貳、台灣金融科技AI生態圈簡介(講者:國泰金控 策略溝通部 施君蘭協理)
- 台灣雖然只有2300萬人口,但金融服務業卻非常活躍。擁有超過3300家分行和3萬多台ATM,服務範圍遍及全島。台灣的金融服務業與科技發展息息相關,在這個小島上,我們見證了科技的蓬勃發展,也看到了金融產業的蓬勃發展。
- 金融機構擁抱科技並非一種選擇,而是必要之舉。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客戶的需求也隨之改變,他們需要更快速、更便捷、更安全可靠的金融服務。因此,自2015年開始,數位轉型浪潮席捲金融業,也有許多大型金融科技公司紛紛崛起。區塊鏈、AI、大數據、雲端運算等新興技術驅動著金融服務的創新,同時也為監理機關和金融機構帶來了新的挑戰。
- 金管會積極推動金融科技的發展,並在監理政策上做出調整,以平衡創新與風險。例如:於2018年推出監理沙盒機制,為金融科技創新提供了一個安全的測試環境;從2020年開始推動金融科技發展路徑圖,並在2024年推出第2版;2023年放寬雲端監理。
- 台灣金融科技產業面臨著許多挑戰,例如:人口老化、科技人才短缺等等。然而,台灣也擁有許多優勢,例如:完善的金融基礎設施、積極的政府支持等等。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台灣金融科技產業將會持續蓬勃發展。
【Part2:金融領域人工智慧的監理發展】
壹、以色列金融科技AI監理發展:金融領域的人工智慧—全球挑戰與以色列視角(講者:Barnea Jaffa Lande&Co.律師暨資深合夥人兼資本市場與金融監理部主管 Zvi Gabbay,Adv.)
- 金融監理的原則和典範多年來一直保持不變,直到近年來科技進步和發展改變了金融業的運作方式。過去,人們主要透過與顧問面對面諮詢,獲取個人化的投資建議;如今,除了傳統方式外,人們還可以透過不受地域限制的方式獲得服務,甚至無需面對面互動。
- AI正在徹底改變金融業,拓展服務和可能性,例如:演算法交易,機器可以自動分析全球數千種證券、尋找最佳投資機會;財務分析:AI可以透過分析大量數據,快速完成收集公司財務資訊、研究行業報告等工作。其他的應用情境還包含:信用評分和風險管理;個人化投資建議;欺詐及異常檢測;客戶服務和投資者關係維護。
- AI也帶來了一些挑戰:AI幻覺,AI可能會生成虛假資訊;如何確保問責制度、公平性;黑盒子問題;智慧財產權、隱私和安全等。就此,以色列成立了一個跨部門工作小組,研究AI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和監理問題。該小組強調,以色列需要:維持其創新聲譽,應鼓勵創新,而不是阻礙發展;符合最高國際標準;確保監理一致性,避免不同監理機構對AI技術使用發出相互矛盾的信號。
- 以色列證券管理局(ISA)也發布了指引,說明如何使用AI提供金融服務,例如:
- 投資諮詢和投資組合管理服務:金融機構可以使用AI提供這些服務,但必須確保保護客戶隱私和數據安全。
- 演算法交易:ISA要求使用演算法交易的金融機構必須由持牌人員監控演算法,確保其符合法規要求。
然而,講者也認為ISA的指引還不夠完善,例如在以下面向: - 問責制:ISA要求金融機構對AI的行為負責,但沒有提供具體的合規工具和方法。
- 監控能力:ISA要求持牌投資顧問人員監控AI演算法,但對於複雜的AI系統,他們可能不具備監控能力。
- 總結來說,講者認為以色列的監理機構正在積極應對AI和金融科技帶來的挑戰,並在鼓勵創新的同時,也致力於保護投資者利益。最後他呼籲,全球金融監理機構應該採取協調一致的方法,避免監理套利,並共同促進金融科技的健康發展。
貳、台灣金融科技AI監理發展:金融部門的人工智慧治理:原則、政策與方針(講者: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金融科技發展與創新中心 創新組 蔡少懷組長)
- 台灣政府積極推動政策和指引來支持AI金融應用。2023年4月行政院成立「數位政策與法律架構協調會議」,旨在為AI建立穩固的法律基礎,增強AI應用的效益,並保障個人AI權益。金管會配合於同年6月成立AI法規計劃小組,並於10月發布「金融業運用AI之核心原則及政策」,旨在促進AI負責任的應用、保障消費者權益以及確保系統的穩定和安全性。其中內容包含:
- 金融業運用AI之六大核心原則:(1) 治理和問責;(2) 公平和以人為本的價值觀;(3) 隱私和客戶權利;(4) 系統的健全性和安全性;(5) 透明度和可解釋性;(6) 可持續發展性。
- 八大配套政策:(1) 訂定「金融業運用AI指引」;(2) 檢視相關規範並適時進行法規調適;(3) 利用AI技術發展監理科技;(4) 與國際組織及其他國家金融監理機關進行交流及合作;(5) 鼓勵金融業積極參與AI的研發與應用及協助導入最佳實務做法;(6) 對金融業者應用AI之實際狀況檢視;(7) 責成各金融業公會制訂金融業運用AI系統相關自律規範及最佳實務守則;8.督導金融機構落實公平對待客戶及金融友善準則,以及透過金融知識宣導活動降低數位落差等措施。
- 金管會根據6大核心原則並參考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的規範,發展出「金融業運用AI指引」,經過公眾意見蒐集之過程,於2024年6月公告正式版本,內容強調將6大核心原則應用於AI生命週期中、鼓勵金融業以風險基礎方法採用並管理AI系統,可供金融業作為發展、運用AI之參考。
- 金管會將持續關注AI技術的挑戰和脆弱性,與金融機構和其他利益相關方密切合作,加強風險管理、消費者保護、資訊安全和弱勢群體的數位權益。台灣將致力於鼓勵負責任的創新,在消費者權益、金融市場穩定性和社會責任之間取得平衡,確保AI不僅推動經濟增長,也促進社會進步。
【Part3:以色列金融科技新創展演】
公司名稱 |
公司介紹 |
Bridgewise
講者:Ms. AnnieQui, Head of Greater China, Bridgewise |
Bridgewise致力於打造一個人人可接觸投資的世界。Bridgewise開發的投資情報平台,涵蓋全球5萬支股票、ETF和基金,提供易懂的多語言分析報告。目標是打破金融決策的障礙,幫助投資者做出明智的決策。Bridgewise也開發了AI聊天機器人Bridget,為投資者提供客製化建議。 |
Inabit
講者:Mr. Idan Rodkin, CBO, Inabit |
Inabit提供加密貨幣資產管理平台,強調安全性和易用性。利用Google和AMD的安全基礎設施,保護客戶私鑰。並提供統一儀表板,讓客戶輕鬆管理不同加密資產,並整合第三方服務,提供多元化功能。 |
Nayax
講者:Mr. Omri Peled, VPAPAC, Nayax |
Nayax提供零售商全面的作業系統和支付平台,專注於為無人零售商店提供無現金支付、物聯網服務及管理之解決方案。他們提供全球化的軟硬體整合服務,系統已部署在全球超過100萬台機器上,每年處理70億筆交易。 |
Alfa Algorithms
講者:Mr. Alexey Sivakov Farber, Founder, AlfaAlgorithms |
Alfa Algorithms開發的演算法平台結合了AI和傳統數學演算法,優化客戶決策,幫助個人或機構管理其資金並實現穩定成長。強調平台能根據客戶偏好調整介面,並提供個人化投資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