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登入/註冊

會員登入

忘記密碼? 註冊會員
  • CH
  • EN
  • 關於園區
    • 關於FinTechSpace
    • 園區環境
    • 執行團隊
    • 新聞發佈室
    • 文件下載
    • 常見問題FAQ
  • 園區資源
    • 專家顧問群
    • 監理門診
    • 輔導與資源媒合
    • 講座與諮詢
    • 數位沙盒簡介
    • 國際資源
  • 最新動態
    • 精彩活動
    • 產業動態
    • 影音錦集
  • 進駐單位
    • 新創團隊
    • 企業實驗室
  • 行事曆
  • 加入園區
    • 新創進駐
    • 數位沙盒
    • 企業實驗室
  • 合作洽詢
  • 金融科技小學堂
    • 金融科技字典
    • 產業研究
    • 監理門診FAQ
    • 金融科技數位講堂
  • 訂閱電子報
選單
  • 關於園區
    • 關於FinTechSpace
    • 園區環境
    • 執行團隊
    • 新聞發佈室
    • 文件下載
    • 常見問題FAQ
  • 園區資源
    • 專家顧問群
    • 監理門診
    • 輔導與資源媒合
    • 講座與諮詢
    • 數位沙盒簡介
    • 國際資源
  • 最新動態
    • 精彩活動
    • 產業動態
    • 影音錦集
  • 進駐單位
    • 新創團隊
    • 企業實驗室
  • 行事曆
  • 加入園區
    • 新創進駐
    • 數位沙盒
    • 企業實驗室
  • 合作洽詢
  • 金融科技小學堂
    • 金融科技字典
    • 產業研究
    • 監理門診FAQ
    • 金融科技數位講堂
  • 訂閱電子報
  • 關於園區
    • 關於FinTechSpace
    • 園區環境
    • 執行團隊
    • 新聞發佈室
    • 文件下載
    • 常見問題FAQ
  • 園區資源
    • 專家顧問群
    • 監理門診
    • 輔導與資源媒合
    • 講座與諮詢
    • 數位沙盒簡介
    • 國際資源
  • 最新動態
    • 精彩活動
    • 產業動態
    • 影音錦集
  • 進駐單位
    • 新創團隊
    • 企業實驗室
  • 行事曆
  • 加入園區
    • 新創進駐
    • 數位沙盒
    • 企業實驗室
  • 合作洽詢
  • 金融科技小學堂
    • 金融科技字典
    • 產業研究
    • 監理門診FAQ
    • 金融科技數位講堂
  • 訂閱電子報
選單
  • 關於園區
    • 關於FinTechSpace
    • 園區環境
    • 執行團隊
    • 新聞發佈室
    • 文件下載
    • 常見問題FAQ
  • 園區資源
    • 專家顧問群
    • 監理門診
    • 輔導與資源媒合
    • 講座與諮詢
    • 數位沙盒簡介
    • 國際資源
  • 最新動態
    • 精彩活動
    • 產業動態
    • 影音錦集
  • 進駐單位
    • 新創團隊
    • 企業實驗室
  • 行事曆
  • 加入園區
    • 新創進駐
    • 數位沙盒
    • 企業實驗室
  • 合作洽詢
  • 金融科技小學堂
    • 金融科技字典
    • 產業研究
    • 監理門診FAQ
    • 金融科技數位講堂
  • 訂閱電子報
登入/註冊

會員登入

忘記密碼? 註冊會員
  • CH
  • EN

【Fintech Taipei 2019】國際金融科技論壇-英國開放金融,國際專家說明白

  • 發佈時間: 2019-12-02

本次台北金融科技展國際金融科技論壇在開放API與開放銀行的議題上請來英國競爭及市場管理局(CMA)開放銀行業務負責人Bill Roberts博士分享英國的經驗,Bill博士從執行開放銀行對銀行、對第三方業者以及對消費者執行的狀況,以及未來的展望與過程中的經驗逐一說明。

 

Bill開宗明義提到,英國會使用強制性的方法規定銀行採用統一的技術標準是有其必要性的,因為英國主要九間銀行已經佔了市場超過80%的佔比,若能先從大型銀行進行技術制度的統一,剩下來的銀行就不會是問題。在制度規定的部分,他提到這必須是由業界參與共同討論制訂的,因此有了OBIE(Open Banking Implementation Entity)這個組織的成立,後續如現在已知的英國開放銀行技術規格如JSON, FAPI, OAuth, ID Connect…等皆是在OBIE中經過業界各成員討論同意下而制訂的,而實做的部分主要採用最小可行性產品(Minimal Viable Product, MVP)一步一步將現在英國開放銀行的系統與標準發展出來。

 

目前英國前四大銀行已經有三大(Barclays, Lloyds, Royal Bank of Scotland)擁有自己獨立的開放銀行帳戶整合系統(Aggregator),HSBC則是正在進行中,而其餘的銀行則已有70%以上採用開放銀行的標準,從帳戶比例上來看幾乎99%以上的英國帳戶已採用開放銀行的系統標準。對第三方業者(Third Party Provider, TPP)來說,目前有80間活躍的AISP(Account Information Service Provider)與PISP(Payment Initiating Service Provider)業者正提供服務,而還有300間業者正在排隊等候申請中,應用的場景非常多元,但多半面向普惠金融或是經濟上窘迫的(financially squeezed)消費者。

 

英國的第三方業者大量使用雲端服務,特別將中小企業導入開放銀行的業務中,這對英國來說是很重要的。對消費者來說,開放API的呼叫次數已從2018年7月的300萬次呼叫,成長至2019年8月的1200萬次,幾乎是每月20%的成長率。而Bill博士也提到造成消費者使用率提升的最主要因素是2019年3月開始導入的APP生物辨識授權服務,透過對帳戶的強化驗證機制,提升消費者使用開放銀行系統的意願。

 

在未來展望的部分,儘管英國在開放銀行已有顯著的成果,但是未來仍會持續前進,開放銀行未來的展望主要有四點:一、開放銀行需持續發展功能讓未來有新型態支付或結算服務產生時,可自動上架至開放銀行系統;二、API的系統營運適切度與穩定性改善;三、使用者體驗的持續強化;四、針對每90天用戶授權延長驗證的簡化方式。

 

在發展的過程中的心得,Bill博士還是強調強制的必要性,對監管單位來說,用MVP的概念一點一滴往前推動,設立必要的完成限期,這是很重要的。有關英國未來競爭力的展望,首先,英國在資料開放已經從開放銀行推進至其它領域,接下來不同領域的資料導入如:能源、電信、退休金…等,資料的交換應該如何進行,是正在討論的項目。其次、開放銀行推動至開放金融,從原本的支付,新增保險、儲蓄、投資與借貸等產聘,系統的發展藍圖正規劃中。最後,針對今年三月哈佛學者Jason Furman針對英國提出的報告”解放數位競爭力”,CMA也正準備在數位平台方面的回應,相信很快就有新的進展。

 

 

 

 

上一頁上一篇【Fintech Taipei 2019】國際金融科技論壇-FinTech 監理沙盒實施心得以及未來趨勢,國際專家說明白
下一篇Fintech Taipei 2019 現場報導總目錄!下一篇

FinTechSpace

台灣首創金融科技共創地標-金融科技創新園區

電子郵件:fintechspace@iii.org.tw

電話:(02) 2356 - 9691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南海路1號仰德大樓13樓

加入園區

  • 新創進駐
  • 數位沙盒
  • 企業實驗室

關於園區

  • 關於FinTechSpace
  • 合作與諮詢
  • 文件下載
  • 常見問題FAQ

訂閱FTS園區電子報

訂閱我們的電子報,獲得金融科技最新趨勢、相關講座和免費課程訊息。

立即訂閱
Copyright @ 2020 FinTechSpace All rights reserved
隱私權聲明
個資當事人行使權利專頁
滾動返回頁首